近年来,互助县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家政产业为抓手,统筹就业、产业、民生等领域工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基层治理提质。
——强化政策引导,规范行业发展。互助县制定家政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推动《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家政服务母婴服务质量规范》落地实施。组织行业专家编写《母婴护理》《养老照护》《家政服务》等培训教材,填补省内家政培训体系空白。建立“标准联定、纠纷联调”机制,推动全省家政服务投诉率下降60%以上,营造规范有序的行业环境。
——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增收渠道。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联合19个乡镇开展“定向招工”行动,精准对接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帮助1.6万名农村妇女进入家政行业,带动户均年增收3.5万元。投资建设西北首个“乡村振兴家政实训基地”,创新“夜间课堂”等培训模式,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学员月均收入达3800元。设立外出务工服务站,为赴京、无锡等地务工人员提供法律维权、心理疏导等保障服务。
——培育特色产业,助力共同富裕。实施品牌培育工程,打造“土乡育婴师”“高原护老员”等特色劳务品牌,推动家政人员薪资较行业平均水平提高15%,“金牌月嫂”年收入突破10万元。深化政企校合作,与县职校共建“家政产业学院”,开设青稞膳食调理、民族手工艺等特色课程,帮助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创新“家政服务+土特产直销”模式,开发32款特色农产品,通过家政服务推广销售,年助销额超2000万元,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同时,建设“云家政”智能系统,实现服务需求智能匹配、全程追溯,订单响应效率提升60%,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推动服务下沉,优化基层治理。构建“家政服务+社区”融合机制,将家政服务延伸至家庭育儿、老人照护等领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立跨部门纠纷联调机制,及时化解家政服务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组织开展社区技能培训与公益服务活动,培育居民自治意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通过家政服务入户,同步开展文明宣传,促进邻里互助,打造和谐幸福社区生态,实现民生改善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展。
编校:张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