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生态+康养”发展理念,充分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康养基础设施、创新开发康养产品、积极探索“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健康养生模式,全县康养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康养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注重医养融合,拓展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建成集医养服务于一体的恒生康复护理院,年门诊3200余人次,住院700余人次,并与县内三家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合作协议、与县人民医院建立医疗合作关系,设立了医疗—康复护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被确定为国家安宁疗护试点机构。2023年4月,县中医院建成并投用康养护理中心,业务用房面积4864平方米,设置床位80张,依托医院的中医药特色和医疗资源优势,为托管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健康管理+老年康复+老年活动”五大模块服务,进一步推动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创新与发展。2024年,互助县被国家卫健委命名为医养结合示范县。
——强化宣传推介,夯实康养产业发展基础。依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通过专题报道、短视频、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全方位宣传展示互助生态文化资源、康养优势和发展潜力,营造了康养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高质量举办两届“北龙山森林康养论坛和讲座”,邀请知名专家授课,交流森林康养研究成果,研讨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与“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新思路。同时,在县人民医院挂牌成立高原医学博士工作站,聘请格日力教授担任互助康养产业发展总顾问,充分发挥其学术影响力,宣传康养知识,传播康养文化,为做大、做优、做强互助北龙山康养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依托森林资源,打造休闲旅居康养胜地。依托北龙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两块“国字号”招牌,以打造“西北绿岛、神韵北山、度假胜地、养生天堂”为目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功能,高水平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康养目的地,为区域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立足北龙山景区在生态、气候、景观、食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创新举办森林徒步、森林穿越、森林摄影大赛等文化体育活动,打造扎龙沟药浴、“望山溪地”露营综合体、“森泊”“趣野”民宿等一批富含康养元素的新业态,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康养产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北龙山逐渐成为海东乃至全省知名的休闲康养胜地,
——传承中藏医药,推动康养产业创新升级。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我县被省政府列为“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地区”。县中医院打造省市级重点专科8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基地2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覆盖率达100%,92.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诊疗人次和收入占比分别达37.24%和37.52%。此外,加定镇尔见藏医院和扎隆藏医院充分发挥藏医特色,大力开展药浴、艾灸、盐敷等特色疗法,年住院人数达1500人次,进一步丰富了县域中藏医药服务内涵,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多元化、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
编校:东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