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始终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全省产业“四地”建设战略,注重“农体文旅商”五业融合,扎实开展质量提升年行动,全力打造“五张名片”,持续构建结构更优、品质更好、效益更高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注重联农带农,产品卖场持续做大。围绕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创建,扎实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行动,播种各类农作物95.48万亩,粮油综合产量连续10年突破20万吨,高原冷凉蔬菜产量超17万吨,特色制繁种规模达10万亩,申报绿色食品24个,互助白牦牛、油菜籽被认证为青海省农产品气候品质“特优”等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品牌兴农”典型案例,“优品种、提产能、油菜花开金满地”案例入选全国“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全年输出绿色有机农畜农产品超45万吨,销售额达17亿元。
——注重以体促农,赛事活力充分释放。紧密结合自治县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倾力承办青超联赛、“村BA”球王争霸赛、村姑篮球赛等大型文体活动,高质量举办羽毛球邀请赛、民间射箭比赛、乡村健康跑等有特色、有看点、有流量的体育赛事,持续打造丹麻千人安昭、五峰舞狮、松多赛马会等特色农民体育赛事品牌,依托赛事开展促消费活动13场次,销售额达5020万元,赛事引流、以赛助销、以体促农效益逐步显现。
——注重文旅强农,产业效益逐步提升。深度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北龙山景区高水平建设、青稞酒小镇等项目稳步推进,青绣(盘绣)基地建成运营,天佑德不夜城、松多杜鹃花海、油嘴湾景区火热“出圈”,创新推出“品大地之锅·游七彩互助”特色旅游品牌,成为凸显“彩虹故乡”美食和农耕文化魅力的一张靓丽名片,互助县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榜单。全年接待游客39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1亿元。
——注重消费助农,消费市场日益活跃。扎实开展“消费促进年”行动,紧紧依托青洽会、农展会、东西部协作等平台,精心组织“赛场乡集”“年货大集”“冬肉大集”等促消费活动,联合省供销联社打造45家互助家政提货点,互助“土特产”亮相青海·香港经贸交流合作推介大会、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出口冷凉蔬菜、川贝母、杂交油菜种子等产品4万余吨,交易额达1.3亿元。全面启动“互助家政”无陪护试点,75家家政公司入驻互助家政大数据平台,带动就业1.6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5.6亿元,拉动消费和带动增收效益明显。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5亿元。
编校:东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