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青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深度融入全省青稞产业振兴战略,围绕“打造青稞美酒名片,建设青稞产业振兴示范区”目标任务,大力实施青稞酒产业振兴计划,聚焦提升青稞酒产业“生产力、引领力、生命力、创新力、影响力”,加快推动青稞酒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互助青稞酒产业品牌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发挥政府“引领力”,产业集群逐步壮大。聚焦打造青稞美酒名片,建设青稞产业振兴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成立互助青稞酒业协会,制定印发《互助县打造“青稞美酒”名片建设青稞产业振兴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按照“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做优做精小微企业”的发展思路,在青稞酒企业扩大规模、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互助青稞酒产业品牌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青稞白酒生产企业19家,青稞酩馏酒生产作坊56家,青稞酒总产能5.71万吨,互助青稞酒产值占全省青稞酒总产值的90%以上。
——扩大基地“生产力”,产业基础持续巩固。抢抓青海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机遇,深度融入全省青稞产业振兴战略,着眼省内外市场,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在海南贵南牧场、海北门源浩门农场、海西德令哈以及甘肃山丹军马场等地区广泛打造青稞种植基地,全力保障青稞酒酿造原材料质量和产量。2021年,投资9029万元建成青稞产业园,4家青稞酒企业入住园区,有力促进了互助青稞酒产业组团发展。2022年青稞酒企业在海北、海南等地建立酿酒青稞种植田4万亩,购买青稞5吨;2023年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实施1.73万吨优质青稞原酒陈化老熟技改项目,推动优质青稞原酒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为青稞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高科研“创新力”,产业链条更加完善。鼓励引导青稞酒企业依托中国青稞酒研究院创新平台,在不断提升青稞酒品质的同时,挖掘利用青稞富含矿质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β—葡聚糖等多种生理功效成分等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度研发多元产品,重点扶持青稞β-葡聚糖、青稞黄酮、青稞化妆品等系列高端产品加工企业,着力拓宽青稞酒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初步建立了青稞从育种、种植、收储、食品加工、青稞酒酿造到青稞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发展模式。目前,已研发青稞酒糟面膜、青稞麦片、青稞饼干、青稞挂面、酒糟饲料产品5种,2023年上半年青稞产业产值达33万元。
——提升品牌“影响力”,产业效应成效显著。坚持把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作为青稞酒产业振兴的基础,扎实开展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食品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互助”“天佑德”商标先后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截至目前,全县拥有中华老字号1个、青海省著名商标4个、省级名牌商品1个、青海老字号2个,互助青稞酒产业品牌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青海省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获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互助青稞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互助县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世界美酒产区·中国青稞酒乡”称号。2023年上半年,青稞酒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9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5%。
——筑牢质量“生命力”,产业优势日益突出。充分发挥天佑德大学、青稞酒研究院等机构教学研优势,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积极构建青稞酒质量管理体系,为青稞酒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研支持。截至目前,制定了青稞香型白酒的团体标准、青稞酒青海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酩馏酒》《藜麦酒》《燕麦酒》地方标准。有专职青稞酒技术人员150余人,青稞酒产业拥有专利近200件,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先后成立“青稞酒国际酿酒生物技术综合研究”“中国青稞酒研究院”等青稞酒技术研发机构。天佑德青稞酒公司先后获得西北五省酒类质量鉴评创新奖1项、科学技术奖8项、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10余项业。
(供稿单位:县工信局 编校:李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