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彩虹故乡-- 地方经济-- 正文
互助“河湟洋芋宴”成为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19 15:46:05        文章来源:        浏览:

为顺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做活做强马铃薯产业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互助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最大限度延伸马铃薯产业链,积极开发青海省特色美食“河湟洋芋宴”,着力打造“中国主食、青海味道、蔡家堡‘智’造”的美食名片。

——立足资源优势,壮大洋芋产业。互助县蔡家堡乡抢抓全县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有利契机,紧盯马铃薯产业优势,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示范带动”的思路,采取“支部领航、村民入股、合作经营”模式,积极推广青薯10号、陇薯5号、陇薯6号和下寨65等特色优质马铃薯种植,着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成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27个,培育种植大户103户,家庭农场6户,推广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重点打造马铃薯种植万亩示范点1个,千亩示范点2个,百亩示范点13个,马铃薯深加工车间2个,逐步形成马铃薯种植、窖藏、加工及销售一站式服务,全力提升马铃薯全产业链质效。目前,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平均亩产量4500斤以上,实现产值3500余万元。

——传承河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深入挖掘河湟传统饮食文化,依托刘李山村7号小院经营主体,采用炒、炸、煎、烤、炖、蒸、烩等多种烹饪手法,研发了色香味形兼具的79道菜品(其中凉菜24道、热菜33道、面点及其他9道),做足美食文章,引流食客聚集,打造特色美食探访新坐标,首创了富含河湟传统饮食文化元素的“河湟洋芋宴”。同时,采取创新举措,大力开展宣传推介,制作推介宣传片5条,《独一无二“河湟洋芋宴”》一文先后被人民网、中国经济网、青海日报刊登。2022年,刘李山村7号小院客流量达4万余人次、年收益10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河湟洋芋宴”知名度、影响力。

——培育产业集群,拓宽发展空间。以“建设一处河湟洋芋宴美食示范基地,创建一个全省洋芋美食文化高地,打造一支走向全国的厨师队伍”为目标,争取和整合资金830万元,实施“河湟洋芋宴”体验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强化文化传承与发扬,注重产品创新与研发,推动“河湟洋芋宴”区域化升级,采取“以餐带游、以餐带购、以餐带娱”的“三带”方式,努力打造集乡村民宿、庄园烧烤、特色美食等融合发展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为马铃薯主食化提供“蔡家堡样板”。


(供稿单位:蔡家堡乡  编校:石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