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疫情之后的第一年,也是推进旅游业复苏发展的关键一年,互助县紧紧围绕打造“彩虹故乡”名片、建设国家文旅融合示范区奋斗目标,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提前谋划、积极备战,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双增长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21万人次,同比增长29%,实现旅游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32%。尤其,“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7.4万人次,同比增长574%,实现旅游收入1749万元,同比增长1552%;“端午”期间,共接待游客9.75万人次,同比增长612%,实现旅游收入2925万元,同比增长421%。
——狠抓“三大”工程,旅游发展基础有效夯实。一是狠抓规划引领工程。编制完成了东和麻吉、威远镇卓扎滩乡村规划,青稞酒小镇项目规划通过县规委会审查;积极与县国土空间规划对接,37个旅游项目纳入了“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引领力持续提升。二是狠抓提档升级工程。积极申报了国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完成了纳顿庄园甲级民宿,油嘴湾和才伦多森林农庄丙级民宿申报工作,秘境松多3A级景区通过省文旅厅初评。三是狠抓基础建设工程。青绣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组织验收;松多乡松多村、五十班彦村、台子哇麻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已竣工验收,油嘴湾、北山、松多网红打卡标识牌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北山景区公社步行街、油嘴湾美食街、磨尔沟乡村木屋等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景区品质显著提升。
——做好“三篇”文章,“彩虹故乡”名片越擦越亮。一是做好融合文章。深入实施“旅游+”行动,推动以节带旅,以旅促消,谋划举办了元宵节、“二月二”传统庙会、芍药花儿艺术节、北山杜鹃花烧烤节等大型节会活动,挖掘培育了南门峡研学、油嘴湾农事科普、农业园区果蔬采摘、北山民宿康养、奇幻城夜游演绎等融合发展新业态,加快促进文、农、林、旅融合发展。二是做好结合文章。将培训学习与设计研发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研学一体推进,采取异地办班培训、现场实践教学、东西协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强化人才培养,注重成果转化,创新设计研发,不断提升旅游文创产品研发水平和能力。目前,共举办旅游专题培训5期400余人次,研发披肩、胸针等系列产品30多种。三是做好合作文章。依托“校地”合作,挂牌成立了民大艺术学院互助文化馆实践基地,邀请民大学生、专家,围绕融合发展,开展交流研讨、创作采风等主题实践活动,“校地”合作交流更加密切广泛。
——创新“三项”举措,良好旅游氛围持续营造。一是以“宣传”树品牌。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精心组织金盘绣、景区等涉旅企业赴江浙等地开展宣传推介8场次,联合西部机场举办了“畅飞大美青海·走进彩虹故乡”直播活动,“青海互助·彩虹故乡”大型宣传广告首次亮相北京西站,宣传推介成效显著。二是以“营销”促消费。不断优化营销机制,通过减免门票、打折优惠等措施,吸引游客,带动消费,尤其是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打破门票经济惯性思维,尝试取消门票限制,丰富景区业态,促进旅游消费,取得了游客与收入双增长的良好效果。三是以“整治”优环境。结合“净美互助”行动,深入开展“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对环境卫生、涉旅安全、消费购物等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全面整治突出问题,共出动执法人员411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134家次,查出并整改问题10多条,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
(供稿单位:县文体旅游局 编校:石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