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1-27 09:46:57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紧扣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持续加大资源配置、智慧监管、控辍保学等工作力度,推动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优化资源促公平。统筹考虑城镇化建设、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等因素,逐步有序撤并地处偏远、学生数少,师资薄弱、硬件低能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解决了“城挤乡弱村空”问题,不断满足了学生“上好学”的迫切需求。同时,针对布局调整后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开通学生定制公交12条,每天发车28趟班次,为距县城区域较远的姚马村、安定村、大寺村、余家村、应家泉村等16个村近600名学生提供定制公交服务,使学校师生上下学之路更加安全、便捷、贴心,赢得了学校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智慧监管抓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工作时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筹133万元资金在全县6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安装营养改善计划智慧监管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智慧食堂监管平台建设全覆盖和食堂管理运行“阳光操作”“阳光监督”。坚持在改善乡村学生就餐环境、菜品质量和乡村学校育人水平上下功夫,自筹283万元资金对58所乡村学校食堂进行改造升级,乡村孩子享受到了同县城学校食堂一样标准和规范的就餐服务,所有乡村学校营养午餐均由原来的单一菜品增加至两个以上菜品,营养更为均衡,师生同餐也同步提升了“校园餐”质量。

——质量赋能惠民生。探索推行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联片教研等工作,城乡教学质量差距不断缩小,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2024年春季学期全市学业质量监测中,以六年级为例(全市243所小学),我县8所乡镇小学位列全市前10名,54所乡镇小学位列全市前100名。以九年级为例(全市70所学校),我县1所乡镇初中位列全市前10名,6所乡镇初中位列全市前20名,所有乡镇初中均位列全市前30名。乡镇小学、初中总均分、增值率逐年提升,打破了县城学校稳居前列的教育生态。高考本科率、本科一段率逐年攀升,连续六年位居全市第一,越来越多的土乡学子进入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就读。

——控辍保学不掉队。结合县情实际,以摸清底数为先,精准核对适龄儿童户籍人数和实际入学人数,跟踪掌握、动态监管请假、旷课、疑似辍学、辍学学生情况,建好“一生一档”,确保适龄少年“一个不落”的在校就读。每学期开学初乡镇干部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与学生家庭沟通交流,打好“法律牌”和“宣教牌”,切实转变家长和学生观念,力争家长支持供读,学生自愿返校。对特殊群体学生采取情感上关怀激励、生活上照顾帮助、经济上政策帮扶、学习上“加偏食、添小灶,送教上门”,多管齐下让适龄少年“留得住、融得进、学得好”,健康快乐成长。

编校:东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