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多措并举助力盘绣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6 10:39:42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品牌牵引、宣传辅助”的思路,以打造“土族盘绣”名片为引领,发挥土族盘绣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和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推动土族盘绣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在盘绣资源保护上做文章。高度重视盘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研究制定《互助县打造“土族盘绣”名片建设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互助县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建立健全盘绣文化培育、宣传推介等发展机制,为盘绣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依托土族文化(互助)生态保护试验区、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扎实做好盘绣产品研发、工艺宣传等工作,整理汇编了《土族盘绣故事》《互助传统绣样专辑》,有效推动盘绣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强化人才培养,在传统绣艺传承上做文章。依托全县非遗传承人群、“三区”文化人才、校地合作等培训项目,按高端人才、传承人群、社会绣娘不同层次进行专业化盘绣技艺培训,充分发挥各级盘绣技艺传承人的资源优势和县文化馆、乡文化分馆的阵地作用,鼓励引导非遗传承人和优秀绣娘指导帮助青年盘绣技艺者学习技艺,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能创新的“绣娘”队伍。全县长期从事盘绣手工技艺的绣户3000户,季节性生产绣娘5000余名。2024年组织开展各类盘绣、工坊培训班13期320人,为推进我县盘绣产业创新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

——强化品牌培育,在盘绣产业发展上做文章。坚持盘绣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齐头并进,建成运营青绣(盘绣)产业基地、小庄盘绣艺术馆、故土园及班彦盘绣文创中心等,培育壮大金盘绣、素隆姑、阿妈手作等文化旅游企业,构建了“青绣(盘绣)产业基地-乡镇盘绣工坊-村级重点绣户”逐级带动、多点齐发、共同繁荣的良好格局。同时,依托青绣(盘绣)产业基地,大力推行“企业+工坊+农户”生产模式,有效带动周边绣娘及妇女通过盘绣制作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目前,已吸纳50名工坊带头人,1632名长期性绣娘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元,盘绣产值2500万元。

——强化融合发展,在文化创新转化上做文章。积极与省工艺美术协会、青海师大、青海民大、北京艺韵舞风文化公司等单位和企业合作,创新研发“大美青海”“七彩互助”“青稞美酒”系列伴手礼、民族服饰、旅游摆件等“土族风”“绣+民族风”文创产品,盘绣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断提升,先后荣获全省各类刺绣大赛奖项80余项,在青海省首届青绣产业技能大赛上荣获金奖,“土族盘绣”入选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型案例。同时,加强土族盘绣与民俗、古建筑、文学作品、特色节庆等非遗项目融合发展,全方位展示和发扬土族文化,不断擦亮“青绣之源‧盘绣之乡”品牌,引领和推动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

编校:东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