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三个三”全力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2022-04-18 09:56:02        文章来源:        浏览:

去年以来,互助县坚持把落实“双减”政策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全面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100%。

——强基固本,“三个突出”夯实服务基础。突出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互助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双减”任务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方案》,率先在全市提出“12345”工作思路,指导各学校制定“一校一案”“一级一案”,全面开展“5+2”“1+N”课后服务和“三减三增”减负增效行动,《一图读懂互助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被省教育厅推荐为全省典型案例。突出系统管理,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开展“减作业、增睡眠,减补习、增运动,禁手机、增阅读”减负行动,创新推行“清单式”“五项管理”工作法,增进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服务设计和评价设计质量效能,确保学生学有余力全面发展。坚持成本补偿与公益惠民相结合,依规按制收取课后服务费,做到专款专用、惠及于民。突出依法治理,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监管责任机制,多部门全方位构建日常巡查、专项督查、整治清查体系,定期召开专项整治会和约谈会,打通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还原教育“绿色生态”。截至目前,全县13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依法全部注销清零。

——借势发力,“三项措施”提升服务能力。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坚持把“减量增效”作为提升课后服务能力的突破口,坚持“巩固基础、综合运用、拓展实践”的理念,分学科制定出台《互助县中小学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分层分科、定向定量延伸作业变革。创新推出“作业瘦身”“无作业日”等活动,让作业回归育人属性。2021年,被确定为全市作业管理样板县。准确发挥考试功能,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坚持“先行先试、分层推进”,分类分区选取试点学校,落实“小学一二年级无纸笔考试”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减轻学生应考压力。创新推出学生学业成绩评星定级制、知识与能力展示星级评价制,探索实施学生“五育测评+”模式,确保教育评价持续“增效”、学生发展连续“增值”、能力提升接续“增色”。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坚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根本举措,对标备、授、批、辅、考、评环节,优化育人理念,加强精细化管理,改进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优质资源,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深度学习,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干促改,“三个精准”增强服务效能。精准课程设计,按照“学习辅导、能力培养、素质拓展”的工作思路,根据学生个体学情,落实分层化作业指导、学法指导、心理辅导,邀请医疗、公检法司、文艺创作等各行业工作者参与课后服务,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在场景体验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实现课程立体化、教育协同化。精准兴趣培养,围绕养德、启智、健体、审美、乐劳“五育”要求,充分挖掘大课间、少年宫等课程资源、学校教师专业特长资源及县域人文资源,下足“特色+普及、传统+创新、室内+室外”功夫,全力构建多项供给、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一站式特色课后服务体系。精准评价改革,聚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遵循“生长型”课堂评价标准,统筹学生评价、课堂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服务评价,实现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提升、“5+2”课后服务向课内课程延伸转变。综合运用新媒体手段,推出“课后服务一张图”“五项管理歌谣”、“双减小快板”等,多形式让课后服务家喻户晓、温暖落地。

编校:包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