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全力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2-03-28 09:53:11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将信用环境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公民素质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统一标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多方受益”的原则,以建设“信用互助”为目标,加强平台建设,创新拓展应用,深入开展信用创建活动,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创建信用乡镇15个、信用村211个,城镇信用社区3个,全县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普及率分别达到78.95%、71.77%、91.86%。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体制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县人行、发改、金融办等部门及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领导、乡镇配合、相关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制定了《互助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为深入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加强平台建设,提升信用系统共建共享水平。以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载体,有序推进“双公示”信用信息录入工作,不断扩大信用信息覆盖面,全县信息归集共享单位扩大至52家。截至目前,共累计上报信用信息数据439340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97000条、行政处罚信息2917条、其他信息339423条。同时,及时更新“信用海东”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动态信息,成员单位上报有效信息率达40%。

——加强成果应用,严格实现信用联合奖惩制度。根据企业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和省信用信息平台反馈信息情况,将36家“年度信用A级纳税人”企业纳入信用“红名单”,对法院被执行人“老赖”纳入黑名单,并在信用中国(青海海东互助)网站“双公示”专栏中公示,使失信者受到社会公信力的制约。同时,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群众信用评级和信用贷款的主要依据,降低了信用户的贷款担保条件,减少了抵押程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截至目前,上报被执行人黑名单信息数据63条。

编校:蒋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