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多措并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01 00:00:00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在夯实教育基础、抓实义务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职业教育与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就业为宗旨,全力打造职业教育特色化,全县职业教育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始终把高位推动作为第一要务,职教能力全面提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积极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和面向群体,努力提高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制定了《互助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六年行动计划》《互助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政府统筹、教育主抓、部门配合、各负其责”的职业教育机制,定期召开全县职业教育会议,安排部署职业教育发展工作,全县职业教育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始终把基础建设作为第一抓手,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积极争取职业教育建设项目,近三年来共实施教育项目217个,完成投资6.33亿元。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物流实训大楼,维修改造校舍,购买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等硬件设施,县职校已建成南北两大校区,努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县政府拨付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达6656万元,全县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始终把合作共赢作为第一导向,发展模式更具特色。继续深化“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中餐烹饪、航空服务、高铁服务安检等中高职对接专业20余个,先后建成校内外实训基地38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5个。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特殊优势和作用,实施“春风行动”、东西部协作招聘会等,与无锡、昆山、北京等地的企业合作,选派机电、物流等专业638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全县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年产值达1500余万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成为全省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

——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工程,师资力量持续增强。县财政设立师资培训专项经费,制定了培训目标规划,每年安排专项培训经费136.5万元,优先选派重点专业年轻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吸引行业优秀人才来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提升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103人,其中“双师型”教师87人,专任教师的85%,引进社会和行业企业能工巧匠6人,选派教师参加培训达1125人次。

——始终把产教融合作为第一渠道,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推广“教育+产业+就业”等发展模式,根据企业优势和岗位需求,制定现代学徒制培养计划,与省内外17家企业签订了用人合同,累计安置4118名学生高质量就业,省外就业平均薪资4000元以上,省内就业平均薪资2800元以上,向社会输送了近3万名各类人才,总体就业率达95%以上。同时,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实用技术、“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培训力度,共培训种养殖、家政服务等3500余人次,农村职业技能培训4200余人次,“两后生”培训达6300余人次。

——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第一途径,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坚持把职业教育置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逐步扭转家长、学生、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的人才观念,引导人们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招生人数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年以200人的速度递增,2018年新招生1100人,全日制学生达2654人。同时,依托东西部协作等平台,累计发放各类教育惠民资助金达1908万元,确保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掌握一技之长。

(县政府研究室 编校:李明敏)